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首页   >>   新闻中心

为什么要积极制定团体标准?团标有哪些好处?

发布日期:2025-03-18

导读:由于市场上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周期又太长,无法满足企业的现实需要,国家于2015年开始制定政策积极鼓励团体标准的制定。




01
团体标准的概念

团体标准,是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为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的标准。社会团体是指具有法人资格,且具备相应专业技术能力、标准化工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和产业技术联盟等社会团体。


2019年发布的《团体标准管理规定》提出“团体标准是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为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的标准”。《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将培育发展团体标准作为推动我国标准化改革创新的重要任务,为团体标准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回顾近代以来标准化的活动,不同层级标准演进的路径是非常清晰的,先有企业标准,企业间的分工合作产生了制定团体标准的需求,跨行业跨国贸易的发展又催生了制定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需求。


02
国家政策的指引

2015年3月,国务院发布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第一次将团体标准作为国家标准体系的一部分。


2017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修订草案)》,从法律上进一步明确了团体标准的地位。


2019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民政部共同发布《团体标准管理规定》,对团体标准的制定、实施和监督等方面进行规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最新修订的国家标准管理办法:从2023年3月1日开始实施,办法明确指出,对具有先进性、引领性、实施效果良好、需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的团体标准,可以按照程序制定为国家标准。

03
团标与国标之间的关系

团体标准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标准相比有明显差异,团体标准可以发挥其“快、新、活、高” 优势,弥补这类标准的不足,支撑建立国家主导制定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团体标准为国家类标准的制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团体标准可以转化为国家标准。


此外,制定团体标准的社会团体承担了大量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团体标准与行业标准之间也有各自的定位:行业标准侧重于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制定满足本行业纵深发展需求的重要产品、技术、服务和管理标准,团体标准可以从全产业链上下游体系的角度和需求出发,可以解决卡行业标准衔接问题,使产业链更加协调、紧密,产业链体系一体化程度高。
04
企业为什么要参与团体标准

(一)提升企业竞争力

作为第三方机构认证或检验的重要技术依据,团体标准有助于提高企业及产品的信用和权威性,更易获得合作方认可。


(二)促进贸易成交

团体标准使合作更加透明,依据标准签订合作协议,降低交易风险,增加合作双方互认程度。


(三)体现科技成果

符合有关国家奖项申报条件的团体标准。可由团体组织推荐申报,有助于提高企业及产品的知名度,体现核心科技成果。


(四)促进技术创新

团体标准所包含的技术要求一般应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对提高产品质量、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团体标准与市场接轨,可以通过市场自愿配置形成事实标准,从而快速凝聚科技优势、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


(五)扩大企业影响力

团体标准经过市场不断检验,被其他标准组织采纳,有机会升级为地方、行业或国家标准,甚至国际标准,有效提升企业行业影响力。2023年8月发布实施《推荐性国家标准采信团体标准暂行规定》,其中,符合团体标准化良好行为标准的社会团体可以通过采信标准申报系统,提出采信申请,经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将组织开展采信申请评估、评估结果公示等工作,评估通过后下达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


(六)申报国家级奖项

符合有关国家级奖项申报条件的团体标准项目或组织,可由所在行业协会或商会进行推荐申报,有助于提高企业及其产品的知名度。

05
团体标准相关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法》(主席令第78号)


《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9号)


《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发〔2015〕13号)


《关于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的指导意见》(国质检标联〔2016〕109号)


《团体标准管理规定》(国标委联〔2019〕1号)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团体标准化 第1部分:良好行为指南》(GB/T 20004.1)


《团体标准化 第2部分:良好行为评价指南》(GB/T 20004.2

目前协会开展的标准


1、畜禽养殖废水排放抗生素限值

2、 体外诊断试剂用纯化水


来源:山东省水处理协会


回到顶部图片
0.04121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