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首页   >>   新闻中心

政策解读:山东省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迎 “全链条红包”

发布日期:2025-10-14

20259月24日,由山东省发展改革委、教育厅、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财政厅等14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鲁发改高技〔2025〕687号)。

细胞与基因治疗正以革命性力量重塑全球医疗健康产业格局,已成为各国生物医药创新竞争的核心赛道与战略高地。在这一全球产业浪潮中,山东明确将其列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新兴未来产业”。政策出台恰逢《山东省生物医药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25—2027 年)》实施关键期,与4000 亿产业规模目标形成“战术衔接”,标志着山东从“广谱支持”转向“精准突破”。链条覆盖药品研发、生产、上市与应用,旨在抢抓产业机遇、打造全国发展新高地,为该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系统性政策支撑。


四大核心举措

全链条赋能产业升级

政策主要关注四个大领域:技术创新、临床转化、产业生态和制度保障,一共提出了18项具体的政策措施主要内容如下:

在创新策源能力提升上政策将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相关前沿技术与关键装备纳入省级科技计划,加快突破高通量靶点筛选等核心技术;实施“人工智能 + 生物医药” 专项,支持建设中试基地以提高研发效率;同时推动细胞反应器、培养基等设备耗材研发产业化,实现核心物资自主可控,并梳理肿瘤、神经系统疾病等重点领域高价值在研项目,加速成果转化。

临床研究与转化水平方面计划布局3 家省级区域细胞制备中心,保障高质量细胞来源;依托产业园建设 CRO、CDMO 等第三方服务平台,提升检验检测能力;规范细胞治疗临床研究应用,并对省内转化的一类新药临床试验给予补贴,按研发投入 40% 支持,I 至 Ⅲ 期最高分别补 1000 万、2000 万、3000 万元,单个企业年补贴上限 1 亿元。

产业生态培育方面,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被纳入现代医药标志性产业链,建立重点企业联系机制;支持济南、青岛、烟台打造产业加速园,引导企业合理布局;统筹政府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投向初创、成长期企业;还探索校企人才共育模式,计划设10 家左右重点人才平台,并支持企业人才赴境外访学。

制度供给层面政策依托自贸试验区与未来产业先导区“双区叠加” 优势开展试点;为药品上市许可提供全流程指导,建立医学伦理审查协作互认机制;鼓励商业健康保险覆盖治疗药物,同时扩大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 “白名单” 范围,通过制度创新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预 期 影 响

重塑产业竞争格局


该政策为山东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注入强劲动能,从技术突破到生态构建形成全链条支撑。通过将前沿技术纳入省级科技计划、推动设备耗材自主化,加速破解“卡脖子” 难题,而 “人工智能 + 生物医药” 专项与高额临床试验补贴,显著提升研发转化效率。同时,济青烟国际招商产业加速园布局与人才共育模式,强化了产业链协同,助力打造全国产业新高地。预计短期内会培育出一批领军企业,长期来看,还助力山东生物医药产业冲击4000 亿规模。

政策将通过制度创新与民生导向释放多重价值。依托“双区叠加” 试点优化审批流程,伦理审查互认、研发物品进口便利化等举措降低产业门槛。临床转化平台完善与商业保险覆盖探索,既推动像山东省脐血库这样的机构扩大临床应用,也让细胞治疗更易惠及患者,实现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双赢。

来源:济南生物医药港


回到顶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