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首页   >>   新闻中心

省医工院解放思想大讨论打开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发布日期:2024-08-19

记者从鲁商集团旗下山东省医药工业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省医工院”)了解到,近日,省医工院与中国二冶集团等实力央企组成的联合体成功中标东营医药产业园项目。

“东营医药产业园项目是我们召开解放思想大讨论会议以来,拿下的一个重大订单。”省医工院党总支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黄晓东向记者介绍,“解放思想大讨论以来,在全公司共同努力下,签订合同额占上半年合同额的60%以上,体现了解放思想大讨论的启发引领作用,进一步提振了我们服务新质生产力、践行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迎难而上,解放思想大讨论理清思路

近年来,受行业市场下行周期的影响,设计行业市场份额挤压显著,整体发展趋势呈现放缓态势。特别是一季度,作为设计行业的传统低潮期,合同签订额减少、收入下降是绕不开的难题。面对市场下行压力,省医工院积极研究对策,适时展开解放思想大讨论,集思广益打开服务新质生产力新思路。

“持续解放思想、认清形势、直面问题,汇聚发展优势,把握市场机遇,学习标杆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打造品质硬实力。”421日,省医工院高质量发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会议现场,鲁商集团党委常委、董事、副总经理、工会主席贾庆文分析指出,要明晰发展定位,突出主责主业,结合新形势、新要求及公司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动态调整三年滚动发展规划,进一步明方向、定措施、抓落实;要强化经营管理,重塑业务模式,牢固树立“三抢”意识,不断优化业务布局、扩大市场份额;要建立协同高效的管理体系,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提升整体形象和品牌价值,为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提供有力保障;要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充分激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倡树“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会议还邀请了业内资深专家到会指导交流,围绕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等重大战略性布局,对省医工院开展“剖析式”把脉问诊,助力省医工院各部门聚焦破解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从思想深处破除传统思维定式、发展质量不高、攻坚克难担当精神不够等问题。

“大讨论的火热开展,助力我们理清思路、有的放矢。”黄晓东深有感触地向记者分享,“特别是外部专家的精准把脉,进一步开拓了我们服务新质生产力的思维。”

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技创新一直是省医工院持续深耕的领域。针对创新意识不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等问题,省医工院着力提升技术成果转化水平。今年以来申报专利5项,受理3项。参编2项国标规程,参与4项行业标准的编制、修订工作。由山东省勘察设计协会主办的2024年度山东省石油化工勘察设计优秀QC小组评选结果揭晓。省医工院申报的5QC成果全部获奖,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同时,省医工院着力将科技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服务优势,主导设计的荣昌生物制药(烟台)有限公司抗体大楼K座项目荣获“山东省工程建设泰山杯奖”,以过硬质量彰显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迅速行动,多措并举破解痛点难点堵点

“会上,大家充分发散思维,开展头脑风暴,就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难点、需协同事项进行深入研讨。”黄晓东介绍,“会后,我们及时将研讨成果转化为顶层设计、规范指引、实施路线图和工作举措,以问题为导向,以发展为指向,以新质生产力为服务重点,团结协作、真抓实干,持续夯实企业高质量发展基础。”

借助高质量发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的热潮,省医工院在选取行业头部企业作为对标学习对象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梳理其先进做法和经验,对应自身不足和差距,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和工作清单,逐项分解16条目标任务,精准制定24项任务举措,深入开展寻标对标争创一流工作。其中,制度建设和定岗定编是两大发力点。

“针对内部激励没有渗透到企业各个岗位、在激烈的市场化竞争中没有充分调动全员积极性等问题,我们制定下发了《专业技术岗位聘任管理办法》《薪酬管理办法》《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等多项管理制度。”黄晓东介绍,“其中,新修订的《薪酬管理办法》将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为五级二十层级,根据人员专业技术职务、专业证书,并结合年度考核等情况分级分类,对应相应的岗位基本工资,激发员工提升本领的热情。还设置了超额利润奖励,鼓励各部位超额完成年度指标,激发部门干事创业的动力。”

而针对各专业岗位设置不够明确、岗位职责界定模糊不清等问题,省医工院通过对标优秀企业,编制了定岗定编方案,科学设置部门及条线职责,完善公司组织架构,结合行业专家意见,优化人员结构,将公司建筑专业人员统一调配到建筑规划部,纵横联动、补位协同,抓紧抓实重点工作、抓精抓细日常工作,集中人力资源做好前期规划、总图和后期施工图及服务等重点工作。

“省医工院由事业单位转制而来,此前没有直面市场的经验,商务人员在市场洞察力、创新意识、沟通能力等方面,与行业一流企业还存在着较大差距。”黄晓东坦言并表示,“持续强化商务拓展能力,是我们打造高质量发展新空间的突破口。只有紧抓这个牛鼻子,才能夯实服务新质生产力的根基。”

他介绍,今年以来,围绕商务拓展,省医工院打出了一套以优化组织架构、省内省外联动、深挖集团资源、深化园区对接、延展新生业务等为主要内容的组合拳,全方位拓展业务。

围绕组织架构优化,省医工院集中优势力量,将3名具有较丰富商务经验的人员调至工程咨询事业部(商务部),黄晓东兼任总经理,带头开拓市场、接洽项目。省内省外联动方面,除了成功拿下东营医药产业园项目等省内项目,省医工院近期还积极赴安徽、辽宁、河北、江苏等省外市场对接项目,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其中,省医工院承接设计的安徽英特美项目,在服务过程中,针对项目工期紧、任务重的情况,省医工院迅速分解计划、倒排工期、加班加点,全力全速推进,按期高质量完成项目设计工作,预计今年8月即将投产,得到客户方的高度认可。

“近年来,省医工院积极深挖鲁商集团内兄弟单位业务资源。”黄晓东介绍,“目前,我们与鲁商集团旗下的山东商职学院、齐鲁医药学院、山东城市服务职院、省药科院、福瑞达等均有项目合作。为集团内兄弟单位服务,既强化了内部协同,又进一步提升了我们外拓市场的实力。”

重点园区项目是省医工院开发大订单的“富矿”。今年以来,针对这个“富矿”,省医工院进一步完善服务机制,针对重点园区指定专门负责人,重点对接全国医药工业前50强企业,有的放矢开展洽谈,力促项目签约落地。

此外,省医工院还深度挖掘专业技术人员智库优势,以药品全生命周期服务、环保产业合作服务等为突破口,延展新生业务。并与太平洋环保公司、上海泓济环保科技公司等知名企业开展多次全方位的技术交流,围绕环保解决方案、减污降碳协同化改造、废物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内容共谋合作发展可行性。

持续探索,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621日至22日,省医工院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开展“强化纪律自觉 推进高质发展”教育培训活动,以奋进之姿献礼“七一”。

“教育培训是我们解放思想大讨论的一种延伸。我们的教育培训活动既有党总支书记讲授专题党课、党性教育基地参观,又有特邀专家业务培训、户外拓展等环节。”黄晓东介绍,“实现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激发全员持续探索、开创高质量发展新业绩的热情。”

他介绍,围绕高质量发展,省医工院正探索建设“一站式医药装备及配套体系公共服务平台”,整合上下游企业资源,打造医药装备企业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医药生产企业、社会中介组织之间交流与合作的纽带,为生产企业提供工艺设计和流程方案、为医药装备企业的产品推广和销售提供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及全方位的公共创新服务;积极探索数据资产入表路径,汇聚打通政府、基建、药企、科研单位、设备厂家等供应链的数据链接,深度激活数据资源要素价值,为医药制造业的设计、数字仿真、数字孪生、数字管理、数字决策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作为核心竞争力,设计能力是省医工院打造“一站式医药装备及配套体系公共服务平台”的底座。针对设计能力提升,省医工院将探索开展主要设计流程的标准化和模块化,把被动设计转化成主动设计,形成标准化的设计流程和通用模块,形成系统设计、流程设计与工艺数据互通的资源库,减少各专业之间的沟通成本,提高企业的整体设计和生产能力。

市场是业务的源泉。市场开拓方面,干好在建项目的同时,省医工院将进一步强化“全员市场开发”理念,持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建立日常沟通机制,变有项目才联络为日常互动,维护好老客户,实现服务一个客户获得一个朋友。瞄准市场需求,顺应市场变化,把市场开拓重心放到重点省份、重点园区。聚拢掌握资源的关键企业、关键人员,全面收集市场行情、项目信息,积极主动对接央企、各平台公司以及有实力的国企、民企,不断扩大“朋友圈”,扩大业务规模,开展多元化合作。

高端市场是省医工院重点发力的方向。利用前期在智慧化药房、化学合成药、现代中药等方面积累的经验,充分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省医工院将全面推进数字化工厂、智慧化园区项目落地,加快在生产工艺路线优化、仪器设备数字化选型、能源、电力智慧化管控、生产、仓储、营销管理软件的智能化等多个领域的资源整合,探索发展跨领域的技术集成,对相关技术进行集成并工程化放大,为相关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一体化、全过程的解决方案。

对外抓好市场开拓的同时,省医工院对内将加强人员培养和梯队建设,持续完善质量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划分梯队分阶段对中层干部、普通员工进行针对性培养;重视过程监督,通过校审核查、专业自查、部门抽查等工作加强设计质量管控;聚焦管理重点方向,充分运用现代精益管理工具和手段,强化过程动态管理,从“经验管理”向“现代管理”转身。

“下一步,省医工院将更加聚焦高质量发展,突出党建引领、价值创造、科技创新、深化改革、质量管理,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黄晓东表示,“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为全面打造综合竞争力强的现代商业服务领军企业贡献省医工院力量。”

 

本刊记者 巩聪聪 通讯员 马丹




来源:《山东国资》期刊



回到顶部图片
0.040314s